你的位置:火狐体育百科 > 火狐体育百科介绍 >

“双模式”助力涉外法治人才“双翼扬”

  • 发布日期:2025-01-22 22:44    点击次数:150
  • 该团队这一成绩的取得,是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成果的一个缩影。近年来,该校瞄准“国家所需、未来所向、湾区所急、广外所能”,创新确立了“法学+外语”和“外语+法学”的涉外法治人才培养“双模式”,持续提升区域发展急需的战略性涉外专业人才培养质量,服务我国高水平对外开放。

    “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是涉外法治建设的重要基础和保障。”该校党委书记石佑启介绍,目前,粤港澳大湾区正在积极打造涉外法律服务新高地。作为大湾区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的重点院校,学校坚持以服务国家发展大局为战略导向,在培养通用型涉外法治人才的基础上,着力擦亮“法学+小语种”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特色。

    大学期间,该校法学(国际组织创新班)学生马铁铭不仅要学习法学知识,还要修读商务英语、法语类课程。“创新班的很多课程采用双语或全英文教学,课程安排更紧凑。”

    “依托外语特色和高水平对外开放的优势,学校全面推进法学教学与外语教学双向互动、交叉融合。”该校校长闫相斌介绍,学校围绕“法学+外语(英语)”和“法学+外语(英语、法语)”的设计思路,建立了以法学专业核心课程为主体,法学全英文课程为特色,学术英语、法律英语和法语课程为辅助的课程体系,旨在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。

    展开剩余55%

    除了课程体系的创新,该校还在小语种专业中设立“外语(小语种)+法学微专业”,开设了“国际经济法”“国际法”等系列课程,着力培养能表达中国立场、阐释中国话语、维护中国利益的涉外法治人才。

    为了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,该校多方协同发力,成立了广东涉外律师学院、广东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基地、粤港澳大湾区国际仲裁学院等平台,积极开展涉外法治人才培训、课题研究、对外合作交流等活动,促进了广东省与广州市涉外法律服务和国际仲裁人才队伍的发展。同时,该校还联合华为等企业,共同打造了涉外法治人才实训大模型,以数字赋能助力涉外法治人才培养。

    在拓展学生国际视野方面,该校通过开展国际治理创新项目,为学生提供到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实习、任职的机会。近年来,法学院共有200余名本科生前往境内外知名高校法学院深造。其中,马铁铭凭借出色的学业成绩和综合素质,已经获得学校免试攻读研究生资格,并选择国际仲裁专业作为自己深造的方向。

    为培养高层次涉外法治人才,该校着力完善本硕博贯通、多维协同的立体化涉外法治人才培养体系。2023年,该校招录了首届国际法学博士研究生。全链条贯通的人才培养体系,有效提升了涉外法治人才的储备厚度与培养深度。近5年来,该校学生在各类涉外法治领域的学科竞赛中屡获佳绩,300余名学生获得国际或国家级专业赛事奖项;多名毕业生获评“全国巾帼建功标兵”“全国模范检察官”等称号。

    《中国教育报》2025年01月13日 第06版

    作者:通讯员 黎鉴远 陈彦辉 本报记者 刘盾

    发布于:北京市

    • 上一篇:没有了
    • 下一篇:没有了


    Powered by 火狐体育百科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